2、按WHO的标准听力损失程度分为:轻度26-40分贝;中度:41-60分贝;重度:61-80分贝;极重度:80分贝以上。简单地说,听力损伤一旦影响到言语交流能力(如接听电话、嘈杂环境中面对面交流等感到困难)应尽早选配助听器。对于特殊人士,如职业要求、经常参加重要谈判、重大社交活动等,轻度听力下降即可选配助听器。同时应该了解,对于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助听器就已经不能完全补偿,必须靠唇读、表情、联想等其他方式的一定帮助,而对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助听器就只能提供部分帮助了,此时人工耳蜗置入更有效,如无置入人工耳蜗的条件也可选配助听器,但此时的目的主要是维持一个有声环境,避免或延缓听觉及言语的退化。而对于全聋的人士基本就没什么帮助了。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3、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调查,在噪声级85分贝和90分贝的环境中工作30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和18%。因此不加区分的放大噪音和语音的助听器在某种情况下会对听力会有损害。因此一个好的助听器应该达做到:自动适应环境,有效降低噪声,针对性提高言语频率的识别,保护残余听力;自然再现声音,优化患者对自己声音的感受,提高声音的自然性、真实性和舒适性;自动消除反馈声(啸叫);助听器的参数可以随佩戴者的听力变化而调整;助听器的功能可以随助听器选配软件的升级而增强。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助听器按配戴形式主要分为四种类型:(1)盒式助听器:输出功率大,操作方便,电池使用时间长,价格低,适合听力损失严重者及老年人使用;(2)耳背式助听器:呈长弯钩型放在耳廓背后,体积小,便于头发掩盖不易被人发现,声音清晰,助听效果好,但必须配制耳模,否则会影响听觉效果;(3)耳内式助听器:根据耳甲腔形状制作外壳,适合于轻、中度听力损失者使用,不适合成长发育的聋儿佩带;(4)耳道式助听器:是在耳内式助听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专门定做,形状小的助听器,其输出功率小,调节不便,电池容量小。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